为弘扬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创新意识。4月17日,三亚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小学生科普研学活动,由中国作物协会甘蔗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以下简称“南繁种业所”)和广东省科学院海南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此次活动以“探索甘蔗的奥秘——从种植到应用”为主题,结合崖州区南繁历史和南繁科技现状,科技人员为南开小学50名小学生开展甘蔗南繁育种科普。通过实地观察、动手实践和微观探秘,孩子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南繁育种事业。
活动首站,走进甘蔗田:探索农业“甜蜜事业”。郁郁葱葱的甘蔗苗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大家仔细观察甘蔗的植株形态和生长环境,聆听科普张伟老师讲解甘蔗的种植历史与技术,亲手触摸了甘蔗品种“割手密”后,小朋友们真切感受到其粗糙且锋利的质感。“甘蔗不仅用来制糖,还能提炼乙醇作为清洁能源!”“甘蔗从种植到成熟需要12个月之久,比我们一学期的学习时间还长呢!”听到这些新奇的知识,同学们纷纷凑上来,发挥想象,积极提问,并像一个“小专家”一样,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其他小朋友。
接着张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甘蔗的“婚房”,随着张老师风趣的开场,现场讲解着甘蔗杂交的关键步骤,孩子们好奇地围聚在甘蔗杂交温室前。“原来甘蔗也要‘相亲’啊”,张老师解释道:“我们每年要为上千个甘蔗组合牵红线,只有最优秀的“父母”才能培育出抗病高产的“甘蔗宝宝”。
最令人兴奋的是动手环节——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种植甘蔗种子,体验劳动的乐趣。“原来一粒种子要经过这么多努力才能长成甘蔗,科学家们太了不起了”一名小学生感慨道。同学们热情高涨,表示要把甘蔗种子带回家精心照料。
随后,同学们走进南繁种业创新实验室,探秘实验室,感受科技育种魅力。在显微镜下,同学们观察了植物种子细胞的微观世界,亲身感受“藏粮于技”的科技魅力。他们轮流凑近电子显微镜,里面清晰地呈现出细胞壁的网状结构,眼中满是惊奇与震撼:“哇,这些仪器就像‘魔法工具’一样”,一位同学在参观后兴奋地说。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播撒下了科学梦想,带队老师表示:“这次活动将课堂搬进大自然和实验室,既普及了农业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
(海南育种科研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