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媒体聚焦

【广东乡村振兴报道】东源县秸秆变废为宝 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

发布时间:2022年8月8日来源:触电新闻

(广东移动频道 触电新闻 8月6日报道)



河源市东源县积极引进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2022年7月26至27日,东源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活动在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及船塘镇岭头村举行,此次活动共开展2场培训会,技术支撑单位为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和广东省科学院河源研究院,参会人员有技术人员和东源县21个乡镇的农业技术负责人、村干部、种植大户等100余人。


河源市东源县积极引进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柳城镇下坝村,万绿智慧农场2000多亩的水稻耕地连成片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也是水稻秸秆还田示范点,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解开治研究员、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卢颖林研究员现场授课,详细介绍了该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河源市东源县积极引进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据介绍,水稻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该技术通过水稻在联合收割作业的,同时直接把秸秆切碎均匀抛撒在田间,然后用无人机喷洒由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研发农用微生物制剂,同时用现代农机装备将切碎的秸秆深翻埋到土壤中,加速水稻秸秆的腐解,实现沃土固碳,破解秸秆禁烧难题,从而避免环境污染产生。


东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国平接受记者采访

东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国平接受记者采访讲到:我们工作重点是,今年推广的秸秆还田技术,在我们东源进行全面的推广应用,通过秸秆还田,进一步提高我们东源耕地的地利,减少我们粮食的病虫害,实现达到减少化肥,减少农药的目标,最终实现我们粮食增产增收的目的。


河源市东源县积极引进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据了解,大力地推广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提升了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实现了节省化肥施用量,提高耕地质量,推动秸秆“以用促禁”,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南繁种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安玉兴接受记者采访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安玉兴接受记者采访讲到:在有效解决秸秆的污染问题的同时,变废为宝,使秸秆通过生物技术,实现有效的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同时控制这个夏场(农场)作物的有害激素。使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度的降低,我们南繁种业研究所,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当中,在蓝口镇,在船塘镇等等几个重要的农业实施基地上,把我们的一些相关的,一些先进的技术,一些实用的技术进行示范推广落地,有效的推动了东园县的乡村振兴。


河源市东源县积极引进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大力推动农村农业转型升级,通过转型升级走好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提质增效。截至目前,东源县成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现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全媒体创新中心记者编辑报道